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许鸿飞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许鸿飞研讨会下半场

2013-07-10 16:26:2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在暮色中,那肥硕的美女渐渐消失在黄昏的迷雾之中,啊!她的美永留。”

  28日下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中国美术馆的高级编审黄丹麾共同主持的“平民史诗——许鸿飞雕塑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二楼举行。围绕是非与是的问题、思想来源、历程、功能的转换几个主题进行讨论。研讨会结束之时已近黄昏,宋老师更别出心裁以诗作为结束语。以下是各专家发言节选(按发言先后顺序排)。

  王宏建(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与不美是审美的观念,判断美的标准,并没有绝对。在艺术作品中,不管是胖还是瘦都可以很美,像许鸿飞塑造的胖女孩子形象就非常美。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夸张了,这么胖,体量这么大的人,不会太美。但到了艺术中,通过艺术家利用雕塑的语言进行创造与表现,现实性降低了,艺术性加强了,从而传达出他对于美的观念。他的这种追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认为许鸿飞塑造的“胖女人”是成功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他独特的符号。

  黄丹麾:王先生从美的评判标准对许鸿飞的雕塑进行了高度评价,说得非常好。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著名批评家)

  许鸿飞在思考雕塑本身当代性的问题上,给人以很有意思的启迪,这就是如何在塑造形体特殊性中找到自己的东西。首先他锁住女性的胖;其次把戏剧性同幽默和作品最后达到的崇高性,融合在一起;最后他选择大家可以接受的,自如表达的本土性形象。他所要表现的是非常熟悉的语言,中国普通阶层的人,在雕塑里面做到这样因素的融合,我觉得非常难得。尤其,我注意到小的作品里面,有很多夸张,同时又包含抒情和浪漫的东西,做得非常恣意和自由。这样的作品完全颠覆了我们对雕塑的理解,从题材和语言树立了新的建构。

  宋伟光:丁老师刚才提到对“胖女人”的表现,是对生活态度的暗示,的确如此,我在文章中曾说到许鸿飞的这种艺术形态,是从广州这种生活的地域里面体会出来的。

  李一(《美术观察》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觉得许鸿飞这个人不寻常。这次展览分室内、室外两种形式,研讨会分馆内和馆外,这种方式很少见到。室内的很精彩,室外的同样精彩。在中国美术馆做雕塑展很多,但翡翠雕塑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展览。雕塑用翡翠材质很特别;其次布展设计也很有意义,包括灯光的设计,墙壁的设计都很讲究。我想许先生这次展览真的是把雕塑这种价值和社会意义更进一步强调了。

  黄丹麾:李一先生首先对展览的形式和研讨会的方式做了赞许,而且特别强调了许先生雕塑材质的特殊性,李先生指出翡翠是高贵、高雅的,但描写、刻划的对象却是普通的。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许鸿飞没有选择写实主义的雕塑,也不是现代主义的抽象雕塑,他是居具像和抽象之间,具体的形象和变形之间,把握这个度来创作的。他选择普通的女人作为创作的对象,挖掘她们灵性中善良的美,从“胖女人”中认识到人性的善良,和健康劳动相关的一些美。在“胖女人”题材方面很有特点,这是他做的新的贡献。

  宋伟光:陈老师从美术史的角度来阐述中国雕塑的形态,提出了许鸿飞的雕塑是否是对当代雕塑形式的一种反思,又提出了作为一个雕塑家应该有风格贡献。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研究员)

  许鸿飞的雕塑在形式上面,有一种折叠的形象。这是来自“胖女人”的观感,肉多了,就叠在一块,这种叠,其实是很自然的形成。但是在许鸿飞的雕塑里面,他有意处理这种折叠,给“胖女人”的造型带来一种力度。雕塑很强调内在的结构,包括骨骼和骨感,但“胖女人”恰恰把内在的骨感消解掉,有意掩盖和遮蔽。许鸿飞就是利用内部的折叠的形式处理,使它重新获得力量,这样一层一层,形成很有变化的观看层次。

  黄丹麾:郑老师谈到了形式美感,站在本体论的角度,不是更多纠缠雕塑的社会、现实、文化内容,而是强调个性化的形式,而且对巴洛克的艺术做了一些继承或是研发,但又不同于此,我觉得许鸿飞的形式又有很多独特的夸张、韵律、动感,使人感觉确实耳目一新。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在艺术本体的概念里,有一点是对比感觉的运用。我看许鸿飞很多的作品里,女性做得很肥,那几个男的却很健美;如果男的也很肥,那就像相扑一样。但是这种健美比起那位女士,相当苗条。这种情趣,除了动作本身给人以优美,还有一种诙谐的感觉,这就很有味道。艺术家把生活的美感和生活中的愉快,用他特殊的手段在雕塑里面表达,动情又动人。

  宋伟光:刚才陈老师从石湾雕塑,讲到地域,讲到成果,讲到肥和瘦的关系,然后他又引出正常的肥和病态的瘦等,使我们感到他从深层了解诠释许院长的作品。

  王鹏(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用雕塑的品牌和艺术家的品牌概念来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我认为许鸿飞先生的品牌,他的雕塑品牌符合一个品牌的特征,就是问题的重复和符号的重复。第二,品牌的价值:1、雕塑的文化性 ,2、故事性, 3、娱乐性,许鸿飞先生做的作品娱乐性是做得最足的一个人,娱情、娱态、娱性。4、戏剧性,5、创新性。

  黄:王鹏教授谈到这种共鸣、共情,谈到艺术的深刻性与生活的浅层次的对立与统一,同时又提出戏剧的雕塑化、雕塑的戏剧化,最后认为创新是最大的品牌特征。

  曾振伟(暨南大学教授)

  我发现对美本身的追求,是从骨子里面反映出来的,这种反叛精神在鸿飞的作品里面可以感觉得到。肥女人本身有着自卑、歧视的矛盾,如何让人从作品中感受到肥本身就是一种美,是要用仁爱的角度去表现这种美。既要放弃传统的习惯做法,用表现不同角度的美去挑战这种美的意识,同时需要坚持。在这种坚持下,能够有许鸿飞本身美学的符号,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认为是美学的意识的革命,如果没有这种坚持和追求,可能达不到这样的结果。

  宋伟光:许院长带有对肥美的理想性,不敢说是引导性,具有对于社会审美规范的暗示性,还有一种曾老师说的反叛精神,不是表象,是更深一点的东西。

  吉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著名山水画家)

  许鸿飞从汉白玉的温润到翡翠的结合转变,我感觉特别震惊。雕塑想做成团块、做出硬度的感觉有很强的基本功就可以做到;但那种肉的,而且肉感里面还有学院派的内部结构,这种肉感和翡翠的结合,我感觉先生从青铜和汉白玉慢慢找到了材料和语言。如果往上突破,就很了得,能够反映出人杰地灵的更远的一种前景。

  黄:吉祥先生另辟蹊径,对汉白玉的作品,温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有对流畅的肉感,或是我们所说的性感与材料的完美统一,也做出比较高的评价,

  韦振中(广州美院教授)

  许鸿飞的作品跟生活的距离有多大?我说他已经达到了“荒唐”的程度。那么胖一个女人跳起来骑自行车,那么胖的女人打高尔夫,那么胖的女人吹一个长笛,在生活里面显得特别“荒唐”。如果许鸿飞把吹长笛的人塑造成是一个美女,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做得再好可能也就是好的工艺品,绝对没有现在这种情趣。把它处理成荒唐的距离,又让观众觉得可信、可亲、可爱,我觉得这就是许鸿飞的作品最大的地方魅力。

  宋伟光:韦老师提到了一个词叫“荒唐”,我感到“荒唐”这个词非常好,然后我略加诠释一下,我认为荒唐可以理解为荒诞,荒诞是我们艺术创作手法之一,从古代到现代都有。荒诞,这个学术定义是什么?就是对预期效果的突然失望,突然间的失望产生了荒诞,所以,荒诞可以产生心理反差,产生了生活与理想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恰恰是艺术家需要把握的,因为它能够使我们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感受,

  苗菁(《中国美术》资深编审)

  我今天到美术馆有点晚,开幕式之后看到许老师的作品,我觉得很有意思,感触挺深。振中老师问,你喜欢这些“肥女人”吗?我说,这可能是男人会喜欢,女人可能不喜欢。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挺美的,一点都不觉得臃肿,也不丑陋。

  黄丹麾:苗老师对许老师的艺术创作,还是非常喜欢的。刚才说在现实中是不喜欢肥女人的,但是经过许老师加工后的这种肥女人雕塑,确实,所有人,我想都会喜欢的。

  高蒙(广州美院副教授)

  在“胖女人”的系列里面,许鸿飞运用了多种雕塑形式。比如说米开朗琪罗“排除重力往上飘浮”的这种效果,马约尔“体积膨胀”和“空气压缩”的矛盾效果。不得不说他的作品本身运动体量调节得比较好,尤其是在不同的几组雕塑里面,从石头到玻璃钢,他能够把不同的材料表现出相同的形式,比如说人要凌空飞动起来,用石头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用了不同的几种材料演练了一种相同的主题。

  宋伟光:高老师认为许院长是有学院背景的,但是又背离了学院体系来寻找自我的语言。这是很有意义的艺术实践。

  刘晓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著名画家)

  许先生的雕塑作品善于表现人物的动态造型,准确、传神的抓住人物瞬间的动势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这些作品技术含量也非常高。大家知道西安的兵马俑,兵马俑里面的马的雕塑实际上是非常难做的,因为马的身体非常重,而它的四肢又那么细小。有很多陶瓷界的研究专家发现兵马俑的马实在是难以复制,因为它的四肢支撑不住硕大的身躯。许先生的雕塑做的是很肥的女人,细脚伶仃的小瘦腿,从技术含量上,我相信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黄丹麾:刘老师从民族性、民间性和写意化这三个角度来谈许老师的作品,他更多的是从中国的汉唐的霸气、执着、大美,同时强调雕塑的瞬间性、动态化,同时对雕塑的技术含量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徐沛君(《中国美术馆》杂志执行副主编)

  我从身体美学的角度谈一下观感。现代的雕塑中,有很多雕塑是或隐或显都带一种欲望的感觉,但是许先生的“胖女人”系列,我感觉没有落入这么一种状态中。他塑造的“胖女人”雍容、自信。她们就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场景,她们对自己的身体很宽容。换句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她们没有为悦他人而过份的束缚自己,过分的苛刻自己。因此,我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雕塑技巧。

  宋伟光:徐老师认为许院长的作品没有色情的东西,没有欲望的东西,表现了一个很朴实的自在,我想这是很中肯的一种评价。

  朱虹子(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主编)

  许老师的雕塑与现代诗去结合,我觉得这两方面的结合是非常成功的。边看雕塑边阅读诗歌,看这个作品非常赏心悦目,它不是强加于你的,而是让你自然去走进。我觉得很不错,他非常有才气。这可能是日常雕塑气场当中比较欠缺的。

  宋伟光:诗和雕塑的合一更加传达出一种所谓的跨界性,这是文学和雕塑的跨界。还有朱先生谈到的平民趣味,也就是说很具有一种亲和力的东西,那么和现代这种诗意又进行了结合,所以使人很容易走进他的雕塑。另外最后朱先生提到了细腻性、真实性是当代雕塑家所缺乏的,那么这个许老师身上确实表现得非常突出,

  王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家画廊执行主编)

  今天看了许老师的雕塑,我想起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他做的雕塑带给我们的是美观的印象。他的作品有审丑的意味,但是审丑的目的还是为了创造美,所以我觉得他的作品在审丑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语言。当然,他这里面也有一些作品,比如说像翡翠做的四喜,还有汉白玉做的像也有唯美的因素。但是我觉得他整体上来讲他是属于审丑这样的一个范畴。

  宋伟光:王先生是讲审丑与审美这个关系,他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美?那么我的理解是,美跟漂亮不一样,漂亮的东西可以成为美,但是美的东西不一定漂亮。如果从心理审美角度来看,美是什么?美是判断,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美是什么?美是人生观。

  骆权灯(广州花都区宣传部长)

  我是他的一个粉丝,为什么会喜欢他的雕塑?第一,我认为他的“胖女人”的人物是很平民化的,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妈妈或者是其他妇女,触手可及。第二,这些人物的活动很生活化,包括赶小猪的、打球的、拔河的……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在文艺方针里面倡导的深入基地、深入生活来进行创作,能够接到这个地气,有了这个地气才能吸引人气。

  黄丹麾:骆先生应该是许老师的粉丝,他提出了两个概念:1、平民化、生活化。他刚才讲许老师的雕塑作品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一种精神领袖或者是倡导一种理论或者一种雕塑的思想。2、这种平民化、生活化符合我党的文艺方针,深入生活、艺术家为大众、为人民服务。

  马文甲(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雕塑创作,包括玉创作其实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强调精神层面。塑造的时候,雕塑的基本型抓得特别多,细节特别少。因为这种形体是概括到抽象或者是基本型的形态后,没有具体涵盖的信息,从而传达更广泛的精神层面的含义。而许院长这个方面是另一个极端,就是栩栩如生的层面,这是两个层面。

  宋伟光:其实马老师是从接受主义这个角度来谈问题的,接受或者是抛弃,这是两个相反的东西,如果是接受,那才能传播,传播才能深化,深化才能普及,或者说普及才能深化。

  宋伟光:我简述一下我跟许院长的交往过程,我比较熟悉他,我也知道他的历程,他这个“肥”之前,他不是做“肥”,他的“肥”的产生是有根源的。是在慢悠悠的心理状态中产生了他的“肥胖女人”。就是对失去信心的东西找回自信,找回人性的合理的心态。

  现在已到黄昏时间,我想以一句诗作为结束语:在暮色中,那肥硕的美女渐渐消失在黄昏的迷雾之中,啊!她的美永留。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许鸿飞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