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独特的艺术个性离不开平常对生活中点滴的观察与体验,许鸿飞对肥女情有独钟,源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惯常的生活中寻找美的载体,肯定肥女存在的美。他的肥女系列肥得恰到好处,夸张得恰如其分,诙谐得让人忍俊不禁。
创作源于内心,感人的艺术品源于人的情感流露。许鸿飞从来就不认为艺术创作会是痛苦的,艺术被他当成快乐的生活来享受。在以瘦为美的今日,许鸿飞直追以肥为美的唐朝,或许以肥为美早已远在人们的审美目光之外,但许鸿飞有点儿肥俗却不失天真快乐的邻家肥女却能令你深深震动,肥原来也可以如此的天真快乐,如此的自信开心,如此的浑然天成,如此的心满意足,如此的憨态可掬。
从创作肥女系列时开始,许鸿飞一直在肥女身上下功夫,肥女已经成为他的符号。2008年,许鸿飞创作反映抗击冰灾的“九天九夜”,学院派的功底自然而然的流露,随着题材与内容的改变,其多样性的创作表现更体现出其创作理念的不同凡响。“九天九夜”的巨大成功说明许鸿飞并没有定格自己,而是不断的求变。如果说“九天九夜”因其反映公共事件与公共情绪而获得成功,那随后的纯粹的行为艺术“雕塑•连南•许鸿飞”则是许鸿飞在艺术上的一次升华。在粤北山区的地里田间,一群活蹦乱跳的肥女跳跃其间,一切都不会让你觉得唐突,而是那么的自然,就像这些就是理所当然摆放于此。当代的公共艺术使更多的艺术家关心的是城市文化,而山里田间的山区文化何尚不需要公共艺术?可以说因为“九天九夜”和“雕塑•连南•许鸿飞”,许鸿飞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雕塑艺术界既能成功开拓市场又能唱响主旋律的要角。这一年,许鸿飞45岁,往后的艺术走向自然成了许鸿飞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在这一年,许鸿飞艺术之路上亦师亦友的指路人黄永玉先生给他题赠“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词句;2011年,黄老又题赠了“蛇唔蜕壳死梗”(广东话,意为“蛇不蜕皮就活不了”),字里行间,表达出前辈大师对他的殷殷期望。
对于雕塑艺术来说材料是一种介质,不同的材料呈现的不同质感,对艺术家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材料的多样性也为雕塑家们带来更多新的雕塑形式。
玉,是一种温润而光洁的美石,其与天俱来一种自然之美,外表温和柔软,内里却坚刚无比。因其由内而外蕴藏着魅力无穷的美,国人自古就对玉产生了特殊而又神秘的情感,赋予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孔子论玉有“十一德”,管子论玉有“九德”,荀子论玉有“七德”,刘向论玉有“六美”,许慎论玉有“五德”,都是玉所寓意的美德。玉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加以道德观念的比附延伸,深深侵润到中国文化的骨子里。玉的种类繁多,而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与自然界极为协调,代表着万物生机勃勃与青春活力,尤其受到国人的喜爱。但是现代雕塑家几乎无人敢用翡翠来创作雕塑作品,因为翡翠这一“疯狂的石头”的价格实在太昂贵了!而流传于世的翡翠工艺品,精美之中往往难掩匠气。以翡翠为材料进行肥女雕塑的艺术创作顺理成章地成了许鸿飞新的兴奋点!
把翡翠作为雕塑的一种材质,无疑会给雕塑作品带来新的视觉。但用价格昂贵的翡翠进行艺术创作却是非常冒险的行动,大刀阔斧的切割取舍,令“克克计较”的珠宝玉器商人和工匠瞠目结舌!加上翡翠质地坚硬,不易雕刻,一旦失败便宣告一块数十万元计的翡翠原石付之东流。而且即便是创作成功,价格不菲的翡翠雕塑,也不是一般收藏家所能承受。许鸿飞用翡翠来做她的肥女人,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挑战,但按他的话来说“决定挑战自己,更挑战雕塑艺术的限制”,他是玩雕塑玩出境界了。艺高人胆大,又何况乐于其中者?正如孔子所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翡翠晶莹剔透、温润华美,颜色富于变化,令人感觉自然而又舒服,这与许鸿飞创作的系列的肥女何其相像?正如他自己说:“说翡翠跟肥女人系列是‘绝配’实在不为过”。是的,许鸿飞投注于肥女人系列的情感在翡翠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极致!许鸿飞的肥女系列创造了翡翠的新式样,也是他的肥女才能唤醒翡翠内在的那份原始而又自然进而达至迷人的内涵。
“肥女”变“翡女”,许鸿飞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一次冲击了我们的视觉,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 陈伟安
二0一二年六月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